孫中山先生曾說:“不斷地奮斗,就是走上成功之路。”在百舸爭流的新時代,要想追逐時代翻涌的浪潮,要做“有理想,有本領,有擔當”的青年,就離不開不懈的自我奮斗。
猶記得剛進公司的時候,我仍保留著學生時代的壞習慣——懶散、習慢性拖延,這導致我不能將工作和學習時間合理地分配,常常在工作時不能專心致志,學習時又無法做到心無旁騖。直到我得知有一位同期在下班后也會抽時間總結學習工作,深受激勵。在師傅的勉勵下,我對自己的學習有作出了具體的規劃——對于晦澀難懂的理論,就一頁頁地翻閱規程;對圖紙上陌生的設備,就一遍遍地去現場熟悉;記不清交錯復雜的管道,就一次次地沿著管道走。每get一個新知識點,每學會一個新系統,我就會對自己的崗位職責有更清晰的認知,對“勤勉務實、爭先創優”的企業精神有更深切的理解。
奮斗不應只在我,也應該在千千萬萬個青年。“歷史的車輪永不停歇,奮斗者的腳步永遠向前”,從開國大典上飛機不夠飛兩遍到今日恢宏壯闊的閱兵式,離不開前輩們艱苦卓絕的奮斗;從過去的自行車大國到如今的高鐵建設強國,離不開前輩們矢志不渝的堅持。以小我之奮斗,成大國之夢想。(俞樂)
在公司實施通崗計劃后,意味著我們要涉入甚至精通自己不熟悉的領域,重新學習。很多時刻,人總是懷有畏難心理,安于做熟悉又簡單的事。但如果不主動去做難的事,生活就會給你更多的難。所以在計劃期間,我積極參與到通崗培訓中,在日常工作中多聽,多看,多做,多觀察,向有經驗的師傅請教。此外,我向來恐高,為了適應工作,我不得不直面自己的問題,去尋找方法,通過練習登高俯視等行為來克服對高度的恐懼,情況一點點得到改善,現在不論是爬電除塵,還是脫硫塔對我來說已經是再平常不過的事。
自2021年入職以來,我不僅熟悉了公司與自己的工作,也卸了“職場新人”的角色轉而投入到崗位競聘中。稻盛和夫說過:最好的修行是工作。只有在工作中不斷修煉,才能更好地精進自我。(袁夢瑤)
“幸福是奮斗出來的”這句話時常回響在我的耳邊,也不斷反問自己奮斗它是什么模樣?
也許它是在無人問津的深夜里忙碌寫材料的模樣;也許它是穿梭在生產現場、施工現場捕捉每一刻值得記錄的模樣;也許它是在與同事間溝通、協調工作中逐漸變得成熟穩重的模樣等等……我想,這些應該是我在崗位中奮斗的模樣,它們見證了我從青澀走向成長的心路歷程,見證我在工作中因偶然失誤的懊惱,也有因為獲得肯定而備受鼓舞的樣子。
無論奮斗它有什么模樣,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,伴隨著工作經驗的不斷積累與業務能力的持續鍛煉下,我能夠更進一步領悟到奮斗的真諦!(蘇薇)